发布时间:2022-09-03 浏览次数:89次
冷库保养
冷库布置要求:(1)首先要符合制冷土艺的要求和产品运输进、出库的方便,特别是冷却间、冻结间的布置一定要服从生产的流程,尽量给生产操作的流水作业创造方便条件。对于有异味或残次食品,可考虑设置专门库房分开布置。
( 2)当有冷却物冷藏间和冻结物冷藏间时,要明确划分冷热区,即高温库区与低温库区,常温穿‘散、中温穿‘散与低温穿‘散,这样不但可以方便制冷系统管道的布置,减少耗冷量和隔热土程量,而日‘能避免热货进库时容易出现的起雾现象。
(3)尽量扩大使用面积,即净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也要考虑结构的简化,尽可能布置等跨和对称。
(4)分发间、穿堂、电梯、楼梯间的布置,以及门口的大小、位置、数量和月台的连接,一定要满足食品进、出库的需要和便利。
(5)对居住有兄弟民族的地区,应考虑兄弟民族的生活习惯,设计时应使牛羊肉和猪肉可分别加土和储藏。
(二)冷库的布置
低温冷藏间与冻结间
近年来,为了方便冻结间维修和扩建,以及便于定型配套,而将温度和湿度有周期性变化的冻结间单独分开布置,冻结间与低温冷藏间之间用常温穿堂分开。这样处理,对温度和相对湿度较为稳定的低温冷藏间的管理及延长冷库寿命都有利,但也存在占地面积大、一次投资较多、冷量损耗较大等缺点。
2.冻结物冷藏间和冷却物冷藏间
不同温度的冷藏间,布置要合理,冷热区分区要明确。
3.冷库穿‘散
冷库的穿堂如设置有冷却排管和隔热措施,一般称为低温穿堂。没有冷却排管,只有隔热处理的,称中温穿堂。不设冷却设备和隔热层的敞开式穿散,因为与自然气温非常接近,则称为常温穿堂。
低温、中温穿堂内的温度一般低十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当穿堂门开启时冷热空气互相交混,在穿堂内即产生雾气和凝结水,逐渐在墙壁、平顶和
地坪上结成冰霜。如果管理不善,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冷库的结构便很快遭到破坏。为了减少开门时热空气进入库内,通常在库门上装设空气慕,并在库内设置回笼间。
中、低温穿堂最好是装置吊顶冷风机,用来降温和除湿。
常温穿‘散对外是敞开的,所以有的冷库将冷库门直通月台,月台与穿‘散并用,因此投资较省,又缩短运输距离,加快进、出库速度。但采用常温穿
散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 1)冷藏门的密封性和隔热性能要好,门上要有防冻的电热装置。同时,门上要装置空气慕,以减少开门时库内、外的热湿交换和降低耗冷量。
(2)冷库与常温穿堂交接处(门过道)的地坪必须作防“冷桥”处理,防止穿堂地坪冻鼓和楼板结露等。
(3)为防止开门时因热湿交换而在库内平顶和墙山}大量结霜,在库门内应设置回笼间,减少库内结霜量。
(4)穿堂内平顶、地坪、墙ICI等表ICI温度应不低十空气的露点温度,以避免穿‘散内出现潮湿或滴水现象,为此常温穿‘散应有适当的门窗,借自然通风和热量的补充,抵消由冷库构造和开门时传给穿堂的冷量。自然气流的方向应与空气慕的方向平行,这就不致使自然气流与空气慕交叉,从而降低空气慕的效能。
4.冷库的回笼间(门斗)
在冷藏间内设置回笼间,其目的是把从库门越过空气慕进入库内的热湿空气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减少库内结霜现象和温、湿度波动。回笼间的大小,应能容纳进入的气流,回笼间的构造要简化,易十拆换和维修。条件许可时一适当配置冷却设备,使水汽迅速凝结。为了使气流在间内回流,回笼间须装设软性门帘。
5.冷库的伸缩缝
按建筑土程的规定,根据冷库的结构性质,在一个方向的长度超过50m时,就需要设伸缩缝,以免建筑物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裂缝。故冷库的长宽度宜在50ml以内,当采用6m跨距时,长、宽度超过8跨即需设伸缩缝一道。
库内地坪、墙壁等构造,一般在30m左右设伸缩缝一道。
(二)冷库层高
小型冷库一般采用单层建筑。为了减少室外热量向冷库透入,冷库的外形宜呈正方形,以减少围护结构的外表}自}积。
冷库的净高,一般均在4. 5lm以上,最高达到7~8m。冷库的净高,取决于堆货的高度。设置冷风机的库房,须注意回风必须的热板高度。
合适的人土堆垛高度为3~3.5m,最高可达4m。采用提升码垛机堆货时一,层高一般4 .8m以上。冷藏库